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投資盈富基金策略

原文: 要退休原來就是這麼簡單-2800 盈富基金

近月股市波動, 有錢人的股市投資繼續損手, 其中一隻視之為"收息股" - 330 思捷更因管理層完全無理的行為及自私的動機, 令我 "怒斬情絲".

這些事件, 都令我再一次反思自己的思想行為如何影響投資回報, 然後, 我又回到最基本的問題.... 我想要甚麼; 要達成, 有甚麼方法;

重申: 我希望50歲前可以 "退休" (其實最好45歲); 之後以個人資產回報支持自己的生活費.... 距今只剩下15-20年 我要有一千萬資產的以產生每年不少於30萬收入 這又與 2800 盈富基金 有甚麼開係呢?

根據有錢人的計算 (以過往10年的紀錄計算), 投資 2800 平均回報率, 是可以輕鬆超過13%的...那麼, 還需辛辛苦苦的選股麼??

操作方法: 一, 設立月供計劃 (唔一定去銀行做, 可以自己幫自己做一個, 個個月都買); 如每月($1,000);

二, 在基金息率高於3%時, 每月買入量, 增至2倍 ($2,000),
高於3.5%時增至3倍 ($3,000),
高於4%時增至4倍 ($4,000);

總之, 每高0.5% 就加一倍月供投資額;

三, 雖然每個月都會有買入, 但如果該月的息率低於2.5%, 同時要在該月賣出10%的持股量, 如果息率低2%, 要在該月賣出20%的持股量; (收回的現金, 可於息率高於3.5%加碼 -- 即額外再買入);

四, 每年兩次收到的股息, 以現金方式留起, 可於息率高於3.5%加碼 -- 即額外再買入; 在過往十年, 只有不足6個月息率低於 2% (即恆指標到3萬幾的時候), 也只有7個月息率高於4%, 其他時間息率都維持於 2.5% - 3%上下波動;

在模擬投資計算中, 十年共投入20萬資金, 而得回近50萬市值的基金及近30萬現金儲備; 平均回報有差不多16%; 在好景時, 平均回報更超過20%; 如果, 只做月供只買不賣, 平均回報大約 8% - 10%;

如果我現在開始實行此計劃, 平均每個月要儲$15,000, 15年後就有一千萬了. 我會以自己做實驗去證明這操作是成功與否
在上個月有錢人出了一文 "有錢人要退休 - 原來就是這麼簡單?? ~~ 2800 盈富基金 ", 即時已經身體力行,

開始 "月供"盈富基金, 卻展開 "機械式操作" ~~~ 其實好簡單: 就是每個月月尾都睇住其息率, 然後按 "守則" 操作; <2%: 買入1個單位, 賣出20%股量; 2%-2.5%: 買入1個單位, 賣出10%股量; 2.5% - 3%, 買入一個單位*, 不賣; 3% - 3.5%, 買入兩個單位*; 不賣; 3.5% -4%, 買入三個單位*; 不賣; >4%, 放心買; 將錢分幾注加碼; 不賣;

*一個單位可以是一千, 兩千, 五千, 一萬..... 視乎每月可動用現金水平 此操作在於大市 "高估值"時 或上升時, 可一面不停低價買入, 一面高價賣出, 在"低估值"或下行時, 則會要求加大投資/ 買入量; (詳細睇返舊文).

當然, 有錢人是不會放棄選股的, 只是會慢慢減少其份量 (不高於50%, 其餘為"盈富操作基金"),

原因:

1. 有錢人並非專業投資者, 選股回報未必高過"盈富操作基金";

2. 此操作計劃, 加上有錢人同有錢太太的買樓收租行動都已足夠滿足財務計劃大部份要求;

3. 時間越來越唔夠用 ~~ 工作以外還有家庭, 朋友, 自身; 選股成功 (選擇到 X倍股)的滿足感, 並不能與之相比 ~~~ 股市上搵錢不是我的第一目的, 只是我的生活工具, 最多, 也只能說是興趣之一;

唔記得邊個名人講過, 同一樣事情, 最少要講七次, 先會真正令人有所記憶... 所以 重申: 我希望50歲前可以 "退休" (其實最好45歲); 之後以個人資產回報支持自己的生活費.... 距今剩下15-20年 我要有一千萬資產以產生每年不少於30萬收入

做個有錢人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