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公用股絕非藍燈籠

近一段日子有好幾隻公用股表現很不錯,我所指的公用股並非單指香港的公用股,也包括在海外投資公用事業的長江基建(1038)、電能(006),一向以來市場經常有這樣的看法:「當公用股大升時,牛市也快結束了,因此,公用股上升是股市見頂前的藍燈籠。」

現在,的確有多隻公用股創新高,你會不會擔心藍燈籠效應出現?我相信不是,傳統上所謂藍燈籠的理論是指牛市二期時,不少人對只能收固定收益的公用股沒興趣,決定換馬,沽售公用股而追其他增長股,貪其股價增長快,不過,當牛市進入第三期,雞犬皆升時,投資又開始覺得公用股股價大落後,有追落後的價值,於是再度炒起公用股,這時候,公用股就真正扮演藍燈籠效應。

目前是雞犬飛升的時刻嗎?應該還不是,牛市爆破前最重要的指標不是公用股是否飛升,而是多少垃圾股飛升。

曾淵滄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REIT又創新高點算好

筆者對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都算熟識,但到底為甚麼,REIT可以上升呢?將物業、商場等房地產項目出租,再將出租所得,扣除基本營運開支後的金額,全數或接近全數以股息的方式派發,就是REIT囉!這個當然大家都知道,筆者所指的,是為甚麼REIT的升跌,跟息率有關係?

如何界定一隻REIT的升跌,就是看該REIT本身的息率,除要視乎市場認為的價格外,平與貴也是一個相對性的數字。作一個簡單例子:「全面進軍香港地產界!」若筆者跟大家說,大家會認為筆者癡人說夢話,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力,但若換上說的人是李嘉誠!那麼我們或許會稍作深思,認為香港地產可能很有前景,就是大家在判斷之時,將筆者的癡人說夢話,跟李嘉誠王國的策略,作出了一個相對比較,兩者間的這個差距,就是大家認為兩者之間的距離。
美國國庫債券,可能是世上信用評級最高、國力最強的利率產品,被市場認定是無風險的利率,因為美國理論上沒有可能賴賬,所以利率最低!正因如此,所有相關的利率產品的回報,全部在美國國庫債券之上,以反映其風險高於美國國債。

因此,REIT的目標價計算方法,從來都是以其股息率作為計算的目標。香港REIT的最強者是藍籌股領匯(823),包含了最大的加租及發展空間等的因素合併,若其股價息率估值約3.5厘的話,即是市場認為美國國債跟領匯之間的息率理應相差約3.5厘(因為這數年美國是零息率)。

那麼其他REIT的目標只能定在3.5厘以上,才能反映各風險因素合併後,跟領匯的差距。筆者曾在其他專欄講及過,REIT只睇置富(778),因可供注入的資產最多,意欲亦最明確,近期急升後市場給予的回報率目標約五厘,同時也代表市場認為領匯及置富之間差距,有一個百分點以上,第三梯隊的半商場半寫字樓的陽光房地產基金(435)、全寫字樓的房地產基金泓富(808)、全酒店的富豪產業信託(1881)、全中國的越秀房產信託(405)等,都緊隨其後。
在二○一○至二○一二年間,因美國長期低利率,各債券及REIT皆大升,不單成為股市資金避風港,更成為當時的強勢板塊。筆者當時持續衝進市場,最後約在二○一三年五月全數沽出這個板塊,因當時筆者認為市場會開始擔心美國加息,如美息輕微上升0.25厘,美國國庫債券的息率都回升,其他所有相關產品的相對差距就會同步上升,若息率上升,也代表REIT的股價回落,特別在市場重新成為風險的愛好者時(因風險較高的產品,其回報率也會較高)。

當時筆者作出這決定可算非常明智,因在隨後的九個月,這類REIT的股價也持續下跌,筆者只有目光上的跟進,即使明知道有增長,派息率也會自我增加,但認為自己的投資回報定必可以跑贏REIT,所以金錢上卻再未跟進。也因此當市場意識到美國加息的力量,根本不會有多少時,資金在過去一年明顯地重新進入這板塊,令到一眾REIT全部創新高,多少也是筆者意料之外,亦無法從中取得利潤。

上周,筆者不在戰場而無法捕捉這個V形反彈浪,又不急於一時三刻的進攻,重新小注買入一隻落後REIT,目標並不要求全數追回升幅,因為市場的受落度已明顯在息率上反映了,但只要追回部份息率的差距,也可能有15%以上的股價回報,所以小注投入了一隻,大家可以自己猜一猜,謎面是上述未有提及這隻REIT,謎底閣下自理。

吳家順
中國銀盛資產管理董事、Mensa會員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累積財富的兩個原則

Demographia的調查指,香港連續五年成為世界最難置業的地方。主流輿論的推論就是,在香港只要擁有物業,就算不事生產,也可過安逸的生活。

據我的個人觀察,靠別人留下物業的人,大多數都坐食山崩,不會為財富增值。可見,單憑擁有,不會令財富增長。

供樓,正路要十五至廿年,快馬加鞭,也要十年八載。在辣招凍市之前,許多人上了車,會轉車,細單位換大單位,甚至一層變兩層但是供數的生涯,做業主除了是身份博轉變,也是個人理財的轉變。

業主比租樓擁有更多財富,部份原因是資產價格不斷上升,但也不可以忽略財務紀律帶來的正面效應。其實,任何人只要在十年、十五年間,每個月都將家庭收入的三成儲蓄起來,就算撇除資產增值那一筆,要累積一筆可觀的資金,絕對不是夢。

成功,是一種習慣。業主透過供樓過程養成了儲蓄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故事的另一半,是風險管理。

許多人只見結果,不問過程;見人家做業主,自己也要做業主,以為人家走過的路,不會錯到那裏。正如十多年前第一次科網潮,有人做科網可以幾個月內賺一筆夠過世,更多人不問自己的能力和眼界,也跟着去做,最終的教訓就是:「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

任何一個市場,當發展到不用見識,只要膽識,也能賺錢,系統風險肯定被低估;樓市如是,股市亦如是。

每次金融海嘯之後,總有人會提醒大眾,在資產和風險交易的第二市場裏面,很難分清楚究竟賺錢的人是好運抑或眼光獨到。可是在主觀的角度,多數人傾向認為自己能力勝過別人,多於是純粹的好運。

希望價格下跌讓自己上車的叫做失敗者,因為當價格低殘時,他們一樣不會行動。

另一邊廂,只懂得期望價格會不斷上升的投機者,其實一樣被動。風險控制得宜的人,樓市跌是入貨時機,樓市升,擁有持貨能力的他們,依然是贏家;資產價格周期,只是代表在不同時空,做不同的事。

利世民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532法則自在面對投資

財務規劃師李文暢說,購買好的股票確實可以賺取股息。自古以來,股市世界是考驗人性與投資的試金石,能通過考驗的人不多,到底有何機制可以幫助我們超越貪與怕,提煉出我們投資世界一桶桶價值連城的黃金呢?

投資大師提出的532法則,相信能帶給投資者一個很好的投資策略與思維模式,這個法則能讓投資者在心理上跳出這種憂慮、自在面對投資。

當我們想買與賣時,我們思考的盲點讓我們專注在價位上,貪與怕拉扯的心理戰常讓最佳時機流逝。

他說,532法則讓投資者在專注價位的時候,也能同時注意掌握手上的投資部位,讓投資者更快做買與賣的決定,並消除心理上的貪與怕。

當我們專注在買與賣時,常常會怕做出錯誤的決定,532的方式可以大大減低這種憂慮,因為投資者有3次做對決定的機會,就是把原本100%的部位,分成50%、30%及20%分階段買進與賣出。

假如投資者認為大市已達頂峰或谷底的時候,再登頂或再下探的幾率不高時,可以買入或賣出50%的部位,以確保戰果。假如判斷錯誤,手上仍有50%部位可以再入市;反之,假如判斷正確,手上已有50%戰果在手、悠然自得。

至於30%買賣部位,假如投資者認為大市已在非常合理的價位,不過,仍有相當大機會繼續下滑或上升,投資者可以酌量動用30%的部位,保留70%的實力做為後盾,舒緩心理壓力,讓自己處於進可改、退可守的心理狀態。

來到20%的部位,假如大市混沌不清,專家意見紛紛,大市難以確定,股價卻落在非常吸引人的價位,不買可惜,買了可能要保留一段較長的日子,那就不妨動用20%的部位做交易,80%資金做為後盾,應該就萬無一失了。

以上幾段文字,取自李文暢著書:“錢、原來這樣賺!”

需要和想要

如果你問我們需要和想要的是甚麼?肯定的答案有幾十個,不會有一個共同的答案;如果把問題聚焦在衣食住行時,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現今人們的價值觀念混亂,擄掠偷搶和作奸犯科的事件層出不窮。如此惡劣的社會狀況,我們人民迫切需要的是甚麼?

政治清明,社會治安穩定,國人團結和睦相處,沒有出現極端言行的挑釁和叫囂,應該是眾人的首選吧!至於一些人想要的漫無節制的言論自由,相形之下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這樣看來,需要和想要各有不同的訴求,因人因事而起變化。它們有的是物質層面的需求,有的則是精神思想上的充實。唯值得注意的是,主觀上的需要和想要,需得到客觀環境的配合,才能獲得滿足。

需要和想要有其不同的進程,有時不是人力所能強求。二者在進程中,往往人們需要的東西易於獲得,而想要或希望得到的卻遙不可及,令人深感無奈!個人如此,世人及社會團體亦自不例外。

人類從追求自由民主民權的萌芽時期至今,歷經千百年來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所遇到的種種艱巨的挑戰,包括人為的破壞和迫害,無不明顯地反映出“想要的極限性”來。

但,欣喜的是,人始終沒有放棄過在想要這方面的追求和渴望!

人之尊貴、高明和可愛即在此。我們固然追求物質上的需要和想要的東西,但不會摒棄理性的思考及客觀衡量事物的能力,而後做出正確的決定,用行動來獲得所需要的東西,不因過度需要的行為造成負擔,帶給自己無謂的苦惱及痛苦,成為物質的奴隸;

另一方面,我們也會懂得精神上需要和想要的東西,可經由不同方面和管道去獲取,如信仰宗教、閱讀書本以及欣賞藝術作品等來充實和豐富我們的生活,提高品性修養,做出對社會人群有益的貢獻。

需要和想要,就個人在物質與精神層面而言,是一種平衡的生活藝術。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瘦身慳皮求存 銀行復興路遙

渣打銀行公布結束全球證券業務及裁員計劃,行動並未令市場感到意外,跨國銀行在面對發展空間狹窄的當兒,只有靠削減成本去維持盈利,相信這種困局在未來一段時間將難以改觀,甚至歐洲和日本央行加碼放水或進一步將風險轉移至銀行業,最後導致銀行業嚴重萎縮。

渣打過往藉新興市場成為投資界的寵兒,但時移世易,新興市場除風光不再之外,更因熱錢流走而首當其衝,渣打盈利和股價亦大插水。無獨有偶,滙控股價也創兩年低位,歐洲經濟沉痾不振,全球僅得美國一枝獨秀,但美監管機構卻對銀行窮追猛打,使跨國銀行四面受敵。

雷曼兄弟倒閉引發金融海嘯之後,亦惹來四方聲討銀行業的貪婪、結果由納稅人買單而觸發不滿,華爾街銀行聲譽一落千丈。監管愈嚴苛,亦愈易博得掌聲,調查涉及銀行同業拆息、外匯交易、洗黑錢、內幕交易、大宗商品和貴金屬市場林林總總,銀行業屢遭巨額罰款處分,不少銀行索性退出無利可圖的外匯及金屬交易,而簡單的理財產品也可能需經過繁複的確認手續。

除罰款撥備如一個填不滿的黑洞之外,銀行本身壞帳亦大幅增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拖累銀行貸款損手,渣打便將去年第三季貸款減值增加歸咎於此。

全球金融市場最暢旺的就是股市,渣打退出證券市場看來並不合理,但亦可以反思競爭環境是如何惡劣,所有金融機構都在爭奪同一批企業客戶,優勝劣汰是資本市場殘酷的定律。開源不成惟有節流,猶幸在移動互聯網年代,縮減人手和分行可順水推舟,但收縮過後的下一步棋子可能仍是無了期的繼續收縮,等待不知何日重臨的復甦日子。

銀行業是百業之母,但只能怪過往太放縱,結果現在要本息歸還;金融霸權的日子已一去不返,現反而成為一個大包袱,銀行業一方面需削減尋找新客源的人手,一方面卻要增人手加強內部監控,故更需管好成本開支。監管適當是好事,但緊箍咒亦不能過度,扼殺了銀行業以至整體經濟的活力。

各國央行狂印鈔,但只有證券市場受惠,流入實體經濟的極有限,而超低息環境誘使企業濫發債,回報與風險不成正比,可能演變成惡性循環,銀行為降低風險而審慎放貸,但經濟疲弱又進一步拖累銀行盈利,結果陷入一個死胡同。

低價股真的便宜嗎?

過去經驗顯示,若散戶投資者要買低價股,至少要瞭解有關公司的來龍去脈,提高投資的勝算。

散戶一般多對低價股有興趣,反而沒有考量投資股項的價值,使有心人利用這種錯誤觀點炒作低價股,連一些虧損連連的低價股也照炒不誤,使許多股友蒙虧收場。

這主要是散戶資金少,高價股買不到多少股,從而轉向專注在低價股。其實,股價低未必是好事,因為造成股價偏低的原因,可能包括公司經營不當而出現虧損,甚至將可能落入PN17陷困公司行列的隱憂。

散戶投資者必須緊記,好股不便宜,便宜沒好股;低價黑馬股不是沒有,不過,數目不多,例如業務轉好、或是轉移經營陣地而扭轉劣勢的浴火鳳凰股。

低價股雖然便宜,不過,若是大量買入,也需要不少的資金,或是蒙虧的數目也可能是不菲。在股市中,便宜買好股的可能性不高,因一分錢一分貨,這個世界上鮮少有便宜貨滿街擺的情況。

若是低價股還有很大揚升空間,自然是很好的選擇,惟若是一味以低價為主要考量,不加以分析購入一些價值不高及波動性不大低價股,反而被這些低價股套牢,承擔失去其他投資機會。

散戶不應有貪便宜的心理,反而是在理性分析基礎上做投資決定。一般而言,股票市價是與股票的實際價值一致的,而股票實值,則是反映上市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和資產的增減來決定。

喜歡參與股市投機活動的散戶投資者,須緊記炒家炒完牟取厚利後,將會遠走高飛,可能在多年內都不會再看有關被炒過的低價股,讓散戶暗然神傷地持續抱著殘股過日。

若不要在2015年成為股市炒作活動的犧牲品,就要學聰明應付,若是不能掌握股市或低價股走勢的脈搏,沒有做好準備之前,最好是寧缺勿濫而暫時缺場,實行沒輸就是贏的態度,日後做好準備再伺機出擊也不遲!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以史為鏡洞破樓市

香港樓價由2003年開始,已連續上升12年,2015年還能再上升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分幾個角度來看,首先我們回顧過去40年的樓市歷史,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樓市的周期特別長,過去兩個上升周期都長達14年。上一次的上升周期由1983年中英談判的低潮開始回升至1997年見頂,時間也是14年。現在樓價已經上升12年,換言之,離見頂之年已不很遠,2015年可能仍能上升,但是,2016年就很危險了。
新盤落成需逾7年

樓市的周期之所以特別長,最主要的原因是新樓盤增加須時,當政府發現樓價太高,想增加供應時,至少要等7年才能有新樓落成。首先,政府要用相當長的時間尋找新的土地供應,再重新規劃土地用途。然後通過重重的法律程序,再平整土地,時間至少3年。

看看特首梁振英上台之後的土地供應,就可以知道過程的艱難。有了土地,還得排期招標,地產商買下土地後,得找建築師畫圖、申請,等批准後才能動工,從打地基到入伙,又是好幾年。

前前後後,沒有7年時間是做不到的。前特首曾蔭權上任初期,香港樓價低迷,他根本不敢增加土地供應,以免樓價再跌,因為他清楚知道前特首董建華下台的原因之一,就是樓價大幅下跌,導致經濟衰退,甚至有人因而燒炭自殺。

2017年新盤或湧現

曾蔭權直至2010年才察覺樓價高漲。當時一個很熱門的話題,是一位女醫生在Phone-in節目中打電話給曾蔭權,投訴她買不起樓。從此曾蔭權就開始努力尋找新的土地供應。

當時他曾公開轉述官員言論,指從尋找土地開始至新樓入伙須7年時間,2010年加7年,正好是2017年。從尋找到的土地供應到新樓入伙,需要7年,兩個7年剛好是14年。

第一個7年正值樓價低迷,政府為了拯救樓市,中止尋找新的土地供應,令新樓入伙的數量在之後的7年大幅下降,樓價也就開始起飛,這就是2003年至2010年之間的寫照。

研究歷史的目的就是要從歷史中學習經驗!

作者:曾淵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