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什麼是財務自由?

我們常說的財務自由是引自西方投資理財中financial freedom”的一個概念。財務自由是指你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要超過或等於你的日常開支,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最渴望達到的狀態,如果進入這種狀態,我們就可以稱之為退休或其他各種名稱。
財務自由跟你是否年輕或有多少錢無關。

如果你能從本職工作以外的途徑賺到足夠你日常開銷的錢,你就已經財務自由了。

我們之所以提出財務自由是把它作為投資理財的一個終極目標。
一個人投資理財為的什麼?在商業社會裏,財務條件是對人身自由的最大約束條件,這種約束就像地球引力,任何人都無法擺脫這種引力。追求財務自由的目標就是將這種財務的約束力降到最低,尋求個人身心的最大自由。
一個人要做巴菲特幾乎不可能,但達至財務自由還是可能的。我們對財務自由的標準其實並不高,概括有幾條:

1.不必為錢而工作

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為了討生活——make living”,即為個人或家庭,為供房供車,為維持一個體面的成功人士的生活而工作。工作一旦停止,則體面生活會變得不體面。所以大多數人都在為而工作,儘管有時老闆臉色難看也只能忍氣吞聲。

如果,你可以不必為錢而工作,而是為興趣而工作,那你有倖在通往財務自由的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們認為為興趣而工作(work for fun)”是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一步。很多通過創業而成功的企業家,最初就是從做感興趣的事開始的。比爾.蓋茨,楊致遠當初的創業都是從興趣開始的。最初他們也不知道會獲得這麼大的一筆財富,金錢和財富只是他們為興趣工作的一個意外收穫。

即使專業作投資的巴菲特也不是直接沖著去的,他的興趣在價值發現。正因為巴菲特的興趣專注於發現好的公司,並買下,所以他可以幾十年如一日地重複閱讀枯燥的數位和報表,而很少關注股價。
我們很多人投資就是直接沖著去的,什麼商業模式和價值分析並不是興趣所在,他們興趣的焦點在股價=,一個漲停板讓他們High,一個跌停板又讓他們down。他們完全被哪個代表的價格曲線所控制,即使作投資他們也是為了錢而工作(work for money)”。但最終的結果你會發現他們離越來越遠。

2.保持財產性收入的淨現金流入

除了工資收入外,財產性收入是達至財務自由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即保證不工作的時候也有淨現金流入。

財產性收入可以來自:房租;股票紅利;債券利息。財產性收入中一個重要概念是:淨現金流入。

有的人可能擁有不少物業,但每個月下來收入的租金還不夠覆蓋銀行的按揭供款,現金流是負數。像這樣的資產在財務負債表上是一個債務(liability)",而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資產(asset)"。作為一個企業的股東也是一樣,如果每年從這個企業分不到紅利,而只是不斷地追加投資,那這份股權也很可能是一個liability”

很多民營企業家正是將企業和家資產和負債混為一談,把公司的財務和家庭的財務理到一塊,誤把債務資產。如果公司財務一旦出問題,個人和家庭也都被一鍋端了。保持財產性收入的淨現金流入,其實是投資理財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當一項資產不能給你帶來淨現金流的時候,它很可能就是一個債務(liability)”。這是一個知易行難的理財命題。
3.保有一定量的淨資產

如果要給財務自由一個定量的概念,即淨資產(net wealth)。如大家經常提到的一個資產管理人常用的概念:高淨資產投資者(High Net Wealth Investors/HNWIs),即:總資產-總負債100萬美金。這是現在的水準,如果你的目標是定在20年後,考慮到通脹的因素(年均2%),這一定量標準應該是:一線城市446萬;二三線297萬;小城鎮149萬。

4.保有一個平常和自由的心

一個人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達至心靈的自由?這實在是個因人而異的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一個真正的財務自由人應該是,一個既有錢,又有閑,和保持了一個平常自由心的人。錢不一定能使人自由;但沒錢,一定不自由。若要達至財務自由,既要身往之;還要心往之。

財務自由的最高造化:

你不必為衣食的節儉而感到羞愧,因為你不需要用大腹便便來證明你的富有;你不必炫耀你的財富而得到尊重,因為你的人格已顯光輝;你的財富只為:讓你所愛的人和愛你的人過上舒適(不是奢華)和有尊嚴的生活。
這樣,財富才能使你達至真正的心靈自由。這也許才是財務自由的真諦。

*****

感謝小豬分享文章, 再一次鞏固自己的財務自由信念.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月供股票 2014~03 (預告)

內銀工商銀行 (1398) 不斷下跌, 又是月供股票時機.

2011年派息人民幣: 0.203

2012年派息人民幣: 0.239

假設 2013年派息少左, 拿中位數計算:

(0.203 + 0.239) / 2 = 0.221

現時股價 4.61 (as at 24 Feb 14),  0.221 / 4.61 = 0.04794

1 人民幣 = 1.27 港幣

0.04794 * 1.27 = 0.06088 港幣

扣除股息稅10%, 實際股息: 0.06088 * 0.9 = 0.054792

月供股票不需扣收股息費用, 因月供手續費已支付,

派息率約 0.054792 * 100% = 5.4795 厘.

2014/03 月供股票暫定   工商銀行 (1398): $5000

將 Part-time 賺取的工資 再加上 737 合和的股息470 全部投入.

(以上是自己的投資計劃, 請不要模仿, 當中涉及風險需個人承擔)

*****

今天是匯豐銀行(0005) 2013年未季業績報告.

希望能維持一貫漸進式派息政策.

2011年派息美元: 0.41  (0.09 + 0.09 + 0.09 + 0.14)

2012年派息美元: 0.45 (0.09 + 0.09 + 0.09 + 0.18)

2013年派息美元: 0.49  (0.1 + 0.1 + 0.1 + 0.19)

通過股息再投入, 中資股增加派息及人民幣升值, 匯豐增加派息...

有效發揮複息力量, 加快財務自由進度.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財務自由的推動力

昨天是兼職的第一天,

晚間工作連續六小時的確有點幸苦,

平時做開文職很少有體力勞動,相信只是短時間還沒有適應,

因為今天是休息,今早也比平時遲了兩個鐘起床,

下午午睡兩至三個鐘, 希望可以盡快恢復體力,

因為今晚還要上班。

在整個過程當中,明白賺錢幸苦,也明白勞動階層付出的幸勞,

雖然有最低工資保障,做滿60天也有強積金,

但仍然感到不足,總覺的比起正職幸苦。

由於賺取的是幸苦錢,因此每用 1 元時腦子即刻浮現一個鐘工資35元,

使自己用錢時更加審慎,盡可能善用每 1 元,

瘋子現在是這 1 元的奴隸, 假如將這 1 元放進被動收入系统;

這 1 元卻變成是我的奴隸,這 1 元為我工作,而不是我為它工作,

錢生錢總好過人搵錢,這就是財務自由的推動力。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兼職

早前瘋子找尋兼職工作,

剛收到電話對方確認星期六可以上班;

請大家不要問是什麼兼職工作,可以透露少少是理貨員,

可能大家已經估計到是什麼工作,

逢星期六,日,公衆假期, 年假;

晚間工作時間六個小時,時薪35元;

估計每月可以有2000元收入,

因為還沒有開始工作,也不知是否應付的來,

在新的一年希望可以有多點收入,把兼職所賺到的工資,

有機會趁股市低迷時作月供股票,

希望被動收入系統能產生每月5000現金流為短期目標,

繼續前往財務自由之路。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盡早建立被動收入系統

建立被動收入系統之前, 需按個人經濟能力, 投資喜好, 對投資風險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明白每項所投資產品例如: 房地產, 股票, 貨幣, 基金, 黃金等的不同投資風險;

因為要建立個人被動收入系統, 因此暸解個人對於某項投資的敏感度及認知是非常重要.

而不是Blog文主題「盡早」建立被動收入系統而為了盡快達到財務自由目的而忽視當前風險存在.

而是跟據當前經濟形勢, 經驗不足就要靠瞎子摸象,

簡單方法可以用月供股票慢慢一步步建立被動收入系統.

經過常時間觀察, 對於自己所投資的股票或產品, 市場經濟形勢的掌握, 建立起信心,

在投資過程當中學習成功與失敗, 再進行調整及優化被動收入系統,

長期堅持不斷循環, 收取的股息, 利息再投入產生複息效應,

建立被動收入系統為個人財務自由鋪路.

被動收入泛指可以產生「現金流」的資產, 瘋子的被動收入系統成員有股票及人民幣定存,

房屋是自住不是收租用途, 所以不能納入被動收入系統成員.

去年投資的 iBond 已沽出, 有點後悔.

只要被動收入可以多於主動收入就有主動的人生.

多於最低生活支出, 基本上算是財務自由.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保持財務自由的意念

早年看過富爸爸一系列書籍, 對財務自由的概念印象深刻,

至今沒有因為熱情冷卻, 懈怠或種種原因忘掉.

一般在市況熾熱時, 不動如山, 停止月供股票 只專注每月儲蓄,

養成小心購物習慣, 「想要」和「需要」漸漸概念清晰,

減少腦子每天想買東西的習慣, 過簡單生活杜絕慾望,

盡可能不花掉自己本金或儲蓄,  把思維掉轉先把自己的本錢拿去投資,

投資後收到的現金流用作來消費, 這是富爸爸「首先支付你自己而不是別人」的理念.

以前買了太多多餘物品二手出售收回金錢, 將負債轉變成可以產生現金流的資產,

收到股息也不冒然投入, 胡亂花掉, 把它記錄下來, 累積了多少股息.

雖然收息金額僅僅只是哪幾千或每年一兩萬元, 趁股市出現低迷,

用作月供股票, 其目的是利用錢生錢的方法, 有效發揮複息效應,

藉此激勵自己保持財務自由的意念, 持之以恆.

36歲中產 賺9萬儲4萬

早前月入七萬的中產在網上「呻窮」,迅即成為熱話。坊間卻有月入九萬的家庭,要供樓又要養兒育女,每年去四次旅行,還有一半收入可「落袋」。投資有道的男當家,以簡約生活解構成為快樂中產的秘訣。中產是否如此難捱?家庭收入月約九萬元的岑皓軒(Matthew,三十六歲),每月使四萬多元,衣食住行仍「好鬆動」,岑家每年去四次旅行,以東南亞為主,每次花費兩萬元,依然有錢剩。

看好磚頭 買內地寫字樓收租

Matthew是全職爸爸,問他如何持家,他把關鍵一語道破,「要看你的錢是花在負債或是具增值的資產上。」零五年他靠工作及投資儲得六十萬首期,轉為全職炒股,翌年他沽清股票,以二百萬買入麗港城兩房單位。零八年物業升值近倍,他將單位加按套現,再買一個麗港城兩房單位,實行以租養貸,二零一零年他曾擁有三個總值近千萬的物業。兩個兒子出生後,他轉做全職湊仔兼包租公,連外傭也不用請,靠炒期指及期權,每月賺萬餘元。

身教與家庭聚會 取代興趣班

近年政府出招打壓樓市,他把兩個物業變賣,套現約七百萬元購入內地成都三個寫字樓,現時每月收租近四萬港元。他愛投資「磚頭」而非名車或名牌,因前者具增值潛力,後者只是花錢負債。不少中產想孩子贏在起跑綫,讀名校、學習琴棋書畫。Matthew卻為大仔選擇有學券的幼稚園,孩子也沒上playgroup或興趣班,「有些家長沒時間陪子女,才讓孩子上很多興趣班;我自己湊仔,用身教、家庭聚會和旅行,已是最好的學習。」任職中學教師的岑太(Isabella)也說,平日愛跟兒子閱讀及畫畫,他們常去郊遊及露營,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

茹素強身健體 無買醫療保險

由於家裏吃素,除了簡單麵食,平日主要食蔬果及自製酵素。Matthew笑說,平日較少出外用膳,別人過年食山珍海味,他們反而慳一筆。記者見他在超市花二百元買了大堆蔬果,他說足夠吃兩天。另外,很多中產會以基金及保險儲蓄作投資,Matthew認為投資求人不如求己,買保險不如強身健體,故他只買人壽保險,「很多家長花大筆錢幫孩子買醫保,我們寧願在飲食及運動着手,兩個仔食素後,平日絕少看醫生。」岑家生活簡約,一家人經常笑容滿臉,連旁人也能感染他們的快樂。

分清需要與想要 做快樂中產

有中產入不敷支,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問題取決於生活態度,開支預算不應高估個人能力,選擇消費品勿看重品牌多於實用。麥萃才稱:「有些人會把中產生活定性,例如認定是中產,就要住甚麼樓,揸甚麼車,子女又要讀名校等。明明給孩子買對三百元波鞋便夠用,卻礙於中產身份,要揀數千元的Air Jordan!」他建議中產在理財上分清優次,滿足「需要」後,按資金是否鬆動,分先後次序才去滿足「想要」的東西。

逐漸縮開支 無礙生活質素

智才投資學會行政總裁羅振邦亦指,Matthew以租金作固定收入來源,即使不用工作,已可享退休生活,是體驗書籍《富爸爸.窮爸爸》的理念。他又懂得善用政府資源及家庭成員專長,毋須為孩子的教育額外花費。羅又指Matthew眼光不俗,適時投資內地商廈,無論在收取人民幣租金及存款利息上,都是上算。他建議中產若想「慳家」,又不想生活質素大變,可考慮在每項使費打九折,適應新的消費習慣後,再逐步將開支減至八折,循序漸進會較易接受。

投資多年的心理掙扎

二月份的月供股票總算也是低位買入,

月供目的就如同市場先生建議, 強制自己一個月做一次投資,

避免經常留意股市, 每天看著股價升跌, 影響自己投資時判斷能力.

投資有時沒有能力估計最低點, 如果一次或多次大手買入,

可能會失去預算, 結果出現子彈用盡, 股市再次不斷低位向下,

眼光光看著心儀股票卻已經沒有後備資金再分段買入.

另外要小心的不是每隻股票可以愈跌愈買, 俗語話愈溝愈淡, 例如: (303)思捷環球.

必須要理解該股不斷下跌的原因, 如果該股變質就必需避之則吉.

另外也要小心「賺息蝕價」, 很多時我們為了盡快達成財務自由,

不斷找尋派高息的股票, 而且會大手買入, 結果股價不斷下跌,

因為大手買進, 後面已經沒有本錢再投入了, 而該股浮沉了多年, 也不想再投入資金,

沒有起色不斷在這幾年低位徘徊, 自己的例子有 (2628)中國人壽 及已沽出的中國動向股票;

如果回顧多年的投資, 細心計算, 收取1020年的股息也不能抵銷股價所帶來的損失.

當然未來幾年也未必知道股價會否「返家鄉」或繼續上升, 由於多年的損失,

當股價回升到自己買入平均股價時, 可能會急不及待為了鬆綁而急於沽出,

但後來又不斷向上升, 所以股票投資絕對不是一向簡單的投資,

沒有超人的意志, 耐性, EQ, 平時不做功課往往會失敗收場.

(有時做功課也未必有用, 哈哈哈!)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味皇如何創造被動收入

來源:  http://realblog.zkiz.com/lgaim/90698

比如叫你帶兵打仗,一般性都會認為兵力同裝備最重要,這是硬件性質的,事實上的確是最重要的,成功需父幹,沒有就唯有慢慢徵兵,但有了充足的兵力,並不代表實會打贏,傻瓜也會帶兵,帶兵之嘛,名將同傻瓜的分別不是甚麼詭計上的東西,而是會選擇合適的戰場

以味皇為例,當年沙士出黎揾工,失業左成年,3000蚊工都搵過,最後為左養家逼住做討厭的行業,做到現家,即使係現在,味皇依然反對澳門開賭,不過沒有能力改變環境,咁就唯有改為適應環境,澳門冇得咬老綜冇得收5毫,沒有廢青的生存土壤
於是乎,味皇入職第一日,就已經預謀將來辭職,現在只是各種機緣巧合下得以提早而已,如果工作愉快的話,誰也不會在投資上浪費心力
順便一提,有兩本書同一個BLOG改變了味皇的人生走向,一是大學時代偶然在別人宿舍看到的幾頁窮BABA富BABA,二是祖師爺的證券分析,三是YC的BLOG
講返被動收入,味皇由0開始,首先是打錢剩下來,由於味皇平時姑寒,童年亦沒有零用錢,兼7到冇朋友,真係冇乜朋友,因此基本比家用後的錢差不多全部都存現來
當時定存好似2厘,而美元3厘,因此都存美元,後來澳元升值兼息高,改存澳元
後來睇左證券分析,買始嘗試買入一些派息同質量都唔錯的股票收息,當時4厘已經算唔錯
早年搵價值投資的文章,找到些BLOG,當時百花齊放,市場先生同火燎森也是果個年代(味皇算是第二代),睇過鄧小閑BLOG,咁啱澳門有些銀行開始有月供股票服務出現,因此月供左匯豐
因此,冇銀用的時期...甚麼是冇銀用?咪話比唔起首期,連存款都冇乜,買一手股票都未必夠入場費就是冇銀用的時期,就要通過收集生息資產來產生被動收入,這是唯一可以做的,實際上收集生息資產的效果非常明確,投入就會產出,這可以用到老的方案
可行的比如月供股票(只限某幾隻),出糧買少少REIT,做一些定存(現時人民幣較好),以1000蚊買778為例,一年可得60蚊,即每月5蚊
可以訂下一些小目標,達成時就可以激勵自己,比如味皇愛飲檸檬茶,於是訂下"解決每日的檸檬茶問題",當每日一盒要2.5,一個月要75蚊,儲15000蚊股票或30000蚊人仔咁
之後就是"解決每日的午餐問題"
"解決每日的三餐問題"
"解決每日屋企人的三餐問題"
到達這個階段,自己就是不死身,精神上會變得更為進取同積極,因為你會發覺,雖然你解決了三餐問題,但你並不是真係用派息黎食三餐,你的三餐駛費依然如常來自工作收入,派息的錢自動成為儲蓄的一部分,結果收集的速度越來越快,"解決每日的XO問題","問XXX老笠第一個一千萬"只是時間問題

過了一段足夠長的時間,手頭上的收息資產的回報率會參差,你會同其他野比較,而大部分收息資產都具有可取代性,因此你會進行轉換來
提高效率,如果此時有正職,大部分人都有正職,這時往往會想到買樓收租,買樓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有錢人不一定會買樓,買樓只是當中的其中一個轉換方式
買樓的話,情況如下,不買樓或FP則回上面繼續
買樓不是我等窮撚可負擔的,基本上都是銀行同我地買
假如你借錢後維持工作,買樓的收益是,租金-(利息+雜費),此時你的現金流可能是負數,要靠工作維持,但租金的收益會同債務對沖而令債務減少,變相儲錢,只是存款期限是賣樓果日,存款利率等於按揭息,到期先攞得
買樓發達比人一個錯覺,買樓賺得最快,雖然在味皇身上也如此顯示出來,但味皇也要說這不是真理,買樓最大特點是可以借錢,低息還少,比如味皇以前最高回報的樓B為例,首期連雜費30萬,租48000,供款30000,息13000,以本金計有12厘,現金流正,另一方面由80萬升到165萬,扣10萬雜費剩75萬,回報250%
但是用當年REIT來計,假如有同樣的借貸條件,首期30萬買80野:
富豪收80000息,供款30000,還13000息,儲67000,以本金計有22厘,不過兩年冇升
越秀收55000息,供款30000,還13000息,儲42000,以本金計有14厘,不過兩年冇升
置富收52000息,供款30000,還13000息,儲39000,以本金計有13厘,另一方面由3.75升到5,回報90%
長建收38000息,供款30000,還13000息,儲25000,以本金計有8厘,另一方面由28升到47,回報180%
看似樓高D,呵呵,難道你以為每年多出來的現金會掉落海嗎?
比如富豪現金流比樓B多出32000,可再次買入成10厘的自己收息,不但本身加息,仲可以手動加息
REIT在其後一年內因炒風升40%變成低回報,你不會再轉換成其他嗎?
我不會說轉成CTM轉成美蘭轉成新意網的
富豪財技到期減息同越秀後來做水魚,也是有跡可尋事前走佬的,樓就不可以了
買樓比買股容易成功,原因是中國人的化妝樓,垃圾極都叫有瓦摭頭,中伏極都有個限度,但中國人的化妝股,要幾垃圾就有幾垃圾,蝕左仲要你賣屎忽
這是人的問題,智力的問題,國情的問題,並不說明手段的優劣
但現實上,因為上面的原因,股票不具有樓一樣的借貸能力,如果你在將來儲蓄的時期還有工作而又儲到一定水平,買樓是一項可以考慮的方案
不只樓的,還有車位,舖位,工商廈,的士牌,兩地牌等,總之可以生息的都可以考慮

用按揭買野味皇有個貼士,3厘按揭100萬計算,各年期的平衡點如下:
              15年         20年        25年       30年
月供     6900        5550        4750      4220
年化       8.3%       6.7%         5.7%      5.1%
息                                   2500
年化                                  3%
簡單說,用15年按揭買野收息,除非有正職收入貼,目標冇8.3厘就會出現負現金流,目標一定要超過3%,最好8.3%以上,以現市況冇合適,因此15年的不如咪買
用25年以上的就有賺頭了,6厘以上的東西還是不少的,即使冇工作也能維持

如加息至5厘按揭100萬計算,變成這樣:
              15年         20年        25年       30年
月供     7900        6600        5850      5370
年化       9.5%       7.9%         7%        6.4%
息                                   4150
年化                                  5%
所以達到7厘,是起碼的目標,這涉及到選股能力,如果一個大意會,特別係你博升值而非收入,咁將會死得好慘,此時絕不適合借貸,因為不能很好的維持

當被動收入達到你薪酬水平的時候,就可以辭職唔做,追求成仙之道,長生不老術,奔向夕陽之類的事
此時再多的收入已不用刻意追求,只不能損失本金令收入減少,只要收入大於支出,兼仲有一些剩可以再投入就息,成個收息系統就得於永動機一樣,夠食到世界末日

不同的時期,採用切合當時實際的方法,這就是選擇合適的戰場的意.

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月供股票 2014~02

美國道指由最高16000點開始有下降趨勢;

日本戰機更於甲午年大年初一趁中國舉國歡度新春佳節之際,疑派出軍機「賊佬試沙煲」擅闖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試探虛實。

二月份月供股票設定為:

0002 中電  $3000

0003 煤氣  $3000

世事無常,國土危脆,當下只能做好本份,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阿彌陀佛。

*****

賊佬試沙煲的典故:

廣東俗語「賊佬試沙煲」,說的是賊佬爬上圍牆在真正動手前,

唔知屋內有冇人, 於是擲個沙煲入屋內 ,故意製造一些噪音,

試探環境看看屋內有沒有動靜,睇下有無人去出來,

如有反應,立刻逃之夭夭, 如沒反應,才放心入屋作案爆格。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味皇的被動收入記錄

來源: http://realblog.zkiz.com/lgaim/90492

這是邁向財務自由的幸茹歷程,愈早明白財務自由,

愈早起步,精進不止,作為參考,

鞭策自己繼續前往財務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