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累積財富的兩個原則

Demographia的調查指,香港連續五年成為世界最難置業的地方。主流輿論的推論就是,在香港只要擁有物業,就算不事生產,也可過安逸的生活。

據我的個人觀察,靠別人留下物業的人,大多數都坐食山崩,不會為財富增值。可見,單憑擁有,不會令財富增長。

供樓,正路要十五至廿年,快馬加鞭,也要十年八載。在辣招凍市之前,許多人上了車,會轉車,細單位換大單位,甚至一層變兩層但是供數的生涯,做業主除了是身份博轉變,也是個人理財的轉變。

業主比租樓擁有更多財富,部份原因是資產價格不斷上升,但也不可以忽略財務紀律帶來的正面效應。其實,任何人只要在十年、十五年間,每個月都將家庭收入的三成儲蓄起來,就算撇除資產增值那一筆,要累積一筆可觀的資金,絕對不是夢。

成功,是一種習慣。業主透過供樓過程養成了儲蓄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故事的另一半,是風險管理。

許多人只見結果,不問過程;見人家做業主,自己也要做業主,以為人家走過的路,不會錯到那裏。正如十多年前第一次科網潮,有人做科網可以幾個月內賺一筆夠過世,更多人不問自己的能力和眼界,也跟着去做,最終的教訓就是:「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

任何一個市場,當發展到不用見識,只要膽識,也能賺錢,系統風險肯定被低估;樓市如是,股市亦如是。

每次金融海嘯之後,總有人會提醒大眾,在資產和風險交易的第二市場裏面,很難分清楚究竟賺錢的人是好運抑或眼光獨到。可是在主觀的角度,多數人傾向認為自己能力勝過別人,多於是純粹的好運。

希望價格下跌讓自己上車的叫做失敗者,因為當價格低殘時,他們一樣不會行動。

另一邊廂,只懂得期望價格會不斷上升的投機者,其實一樣被動。風險控制得宜的人,樓市跌是入貨時機,樓市升,擁有持貨能力的他們,依然是贏家;資產價格周期,只是代表在不同時空,做不同的事。

利世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