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今天是股災?

今天的股災相比2008 年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有過之而不及。

回想當年幾乎所有股價低殘, 偏地黄金卻没有人拾, 建行3.xx 中行2.xx  原因大部份人在高位時買入而被耐套, 没有多餘資金再投入。

今天為什麽偏要在所謂牛市調整時 建行7元買入?

記得有位Blog友説牛市最重要儲蓄, 而不是買貨。

話雖如此, 下個月的月供股票又重啟慢慢收集平貨, 再收埋的股息再投入。

继續向財務自由之路前進, 人之步伐所以輕鬆是因為走了正確方向。

後記: 牛市中海嘯價的内銀, 瘋子又要出手了。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複息滾存實戰攻略

上次簡介了複息滾存威力但可能會有投資者會疑問如果我收到股息又或每月收到來自物業或的士的租金收入如何利用這些收益達到複息滾存效應今次為你逐一拆解攻略
儲股息考耐性
利用股息再投資最大的挑戰,是散戶持股數目有限,每次派息只獲得數百至一、兩千元的股息,想增持股票也無從入手。月供股票的散戶要利用股息再投資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把股息保留在帳戶內,作為下個月的供股資本。但對一筆過投資股票或基金的散戶而言便較為麻煩,不過仍可以透過兩個方法解決。
一是投資時盡量選擇以股代息的股票,不少大藍籌為鼓勵散戶長線持有股票,都會提供以股代息選擇。雖然每次以股息只能換取少量碎股,但繼續耐心持有股票,便可以同時累積股價升幅及持股,達到滾存回報的效果。
投資基金的散戶則可以留意基金的派息方式,不少基金會以派發基金單位作為紅利,亦有基金會提供自動再投資股息機制,讓散戶毋須作額外部署,便可以自動滾存利息回報。
另一個方法是把利息存放在投資帳戶內,當累積數次派息後,由散戶額外加注增持股票,這方法同樣可以達到運用股息再投資效果,但較考驗散戶的耐性,儲蓄股息期間亦可能會錯失一些低價買入的機會。
租金收入滾存有法
今時今日物業價格高不可攀,有樓收租似乎是空想。但近十多年香港不論物業市場或的士牌,都有多次趁低吸納的好時機,因此你只要在辦公室打聽一下,可能不乏有同事持有物業或車位收租,甚至與家人或好友合資持有的士賺取車租收入。這類幸運兒,其實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或投資策略,利用租金收入再投資擴大儲蓄資本。
最簡單的方法,是運用租金收入月供股票。持有收租物業業主,假如對地產概念情有獨鍾,當然可以選擇月供藍籌地產股。不過考慮到平衡風險,選擇月供較穩健的公用股,又或更具增長動力的科技股,即使遇到租金下調,在股票投資的補助下,亦可望維持個人資產的滾存動力。
對投資股票有保留的業主或車主,亦可以從資產的協同效應方向部署,選擇股息再投資工具。例如把租金收益月供車位,的士車主既可以減省泊車開支,將來出售的士套現後,亦可以保留車位作長線收租。參考近日荃灣車主搶租平價車位的事件,業主則可以瞄準將有大型屋苑發展計劃的新市鎮,預先購入車位並利用租金收益供款,待屋苑入伙後,租金回報及車位身價均可以水漲船高。
當然過往有不少成功例子,是業主擁有第一間收租物業後,再向銀行承造按揭購置多一間物業,並利用租金收入幫補供款,只要樓價持續上升,不出數年身家便可以倍增。不過此方法涉及槓桿式投資,業主行這一步棋時,必須認真考慮自己的還款及風險承受能力。

認識複息效應雙刃刀

低息環境下,少打工仔早已忘記儲蓄的複息滾存效應,其實認識這個概念不單可以鞏固你長線投資信心,亦會提醒你累積卡數或個人貸款需要承擔的利息支出風險。

複息效應不能單睇息率

一如股神畢非特的自傳《雪球》,複息效應標榜本金加利息以滾雪球方式持續累積財富。
大家在中學時可能學過複息效應的計算方程式,就是:

本金x(1+年利率/年度複息次數)^(年期)
平日少計數的打工仔看到此方程式可能不明所以,其實把條數計出來就會清楚明白。
例如以5萬元為本金,年利率5%,儲蓄年期為10年。以複息方程式計算,10年後連本帶利便可以儲蓄81444.73元,較以單息計算的儲蓄額多6444.73元。
用十年換取區區3萬元多回報似乎未夠吸引,不如再看看香江第一健筆林行止提出的複利回報例子,他假設一名中學畢業生投身社會工作後,由19歲至25歲每年存入2萬元,再把這筆錢以年息10厘自動滾存,到他65歲退休時,這筆錢已滾存至930萬元。
當然今時今日不少人會反駁何來有年息達10厘的儲蓄產品,高息貨幣如紐西蘭幣或澳元,一年定存息率亦不足三厘,更要承受匯價波動風險。反觀股票投資,以近月焦點股份港交所為例,雖然收益率只有2.2厘,但股價增值回報驚人,數年前投資此股份並選擇以股代息,連本帶利回報無疑可以遠勝外幣定存。因此身處低息時代,我們既要看投資的利息回報,亦要留意這筆投資的實際增值回報。
先對付負債複息
複息效應在低息環境下,似乎未必有過往的財富滾存威力,但重溫複息效應,既可以了解及早儲蓄的重要性,亦提醒我們複息效應可以持續增加自己的負債壓力。
近年儲蓄利息低得可憐,但卡數罰息仍維持30厘水平,而且銀行是以複息計算卡數罰息,息率更可以隨時調整。以拖欠卡數10萬元為例,財務機構每月向你收取30厘罰息並以複息計算,即使你每月償還4000元,仍要三年多才可以還清這筆卡數,期間更要支付約6萬元罰息,卡數連同罰息足以抵銷你期間辛苦儲蓄的資本。
要避免成為複息雙刃刀的受害者,打工仔應該先對付自己的負債,數萬元卡數可以簡單以鬥志慳錢K.O.,但卡數超過十萬,便要考慮採用低息長債換高息短債的方案。
例如以固定息率及單息計算的個人貸款融資,先清掉自己的卡數,再分期償還個人貸款,即可以減省大半利息開支。但這方案講求還款紀律,切忌清掉舊債後又再次累積卡數,否則便會令自己永遠淪為債務奴隸,甚至走上破產之路。
置業上車亦要留意複息風險,特別是近年樓價高企,不少上車客會透過二按籌集資金上車,但二按優惠期結束後,二按息率往往會遠高於一按,屆時再遇到加息周期啟動及樓價下跌,上車客便要「焗供」,並要負擔較單借一按多出數十萬甚至逾百萬的利息開支。
複息效應既可以令我們的儲蓄隨時間增值,但亦會令我們的負債像滾雪球般不斷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