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抗負利率

經歷過美國自去年9月開始的數度減息後,香港的存款利率又回復至「低無可低」狀。1萬至15萬元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5厘,倘若下周聯儲局一如預期再減息半厘,而香港又跟隨的話,存款利息便會接近零。為資金尋出路,再次成為小市民的頭等大事。

人民幣債券一年回報料可達13%

不少退休人士選擇將現金存入銀行收息,貪圖其穩健的利息收入,如要選擇另類投資渠道的話,保本將是首要條件。去年推出的人民幣債券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債券票面息率雖然只有3厘,不過人民幣持續升值,去年匯價上升了7%,在歐美的壓力下,市場預期人民幣今年會升值約10%,一年「財息兼收」的回報估計可達13%。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債券交投不多,而且贖回的差價較闊,手續亦較繁複,較適合打算持有至到期的長線投資者,而且要賺人民幣匯價,畢竟有別年年收取債息,投資者或要沽出債券換取港元才可賺取匯價差距。

購入股票的好處是買賣容易,在資金流動角度來看屬較佳。過往投資者會選擇購入公用股,中電(0002)和港燈(0006)的股息率不低,兩者都高於4厘(假設派息不減),但AMTD尚乘財富董事兼行政總裁曾慶麟提醒投資者,兩電加費受制於利潤管制,未能完全掌握通脹帶來的好處,反而地產股及房託基金較可取。

房地產信託基金方面,如冠君(2778)、泓富(0808)和越秀(0405)等,以現價計算的息率都超過7%。曾慶麟指出,這類基金容易買賣,而且如債券一樣,基金價值會隨每次減息上升,而且不少新上市的房託基金都有保證租金回報。但投資者選擇基金時,要先了解保證期何時結束、基金擁有哪類物業及業主的議價能力。

小市民對零息並不陌生,因為上一段零息的日子是發生在5年前,但情不同的是,當年香港處於通縮,即使銀行不派息,手持現金的實際利率仍屬正數。但在物價節節上升的年代,現金的購買力每天被通脹蠶食,找尋適當投資方法,會是替財富保值的不二法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