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 Blog 文是部是來自一位對REITs 的分析見解.
為什麼要寫REITs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課題,其他的我實在不懂寫。最近自己檢討一下多年來的投資成績.
發現只有買樓、買酒花和投資REITs較賺到錢,而這些投資的共通點是流動性比較低和靜態一點.
雖然價格有升有跌,但長遠下來卻比其他短期投資經常出出入入來得高,看來這是一個比較適合我的投資方式。
REITs中文全稱是「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能夠讓散戶透過間接方式持有商鋪、寫字樓和酒店等物業作出租用途。
這類信託基金須將物業租金收入,在扣除行政費、稅項及各樣開支後,派發至少90%給基金單位持有人。
香港投資REITs的風氣好像不太盛行?
是的!香港人很喜歡買樓買鋪收租,但對REIT的興趣甚低,
因為除了領匯外,大部份REIT一上市後股價都長期潛水,多年來都未能升回招股價之上,而且升得較慢,難以短期炒作,但我自己則頗為鍾愛此類股份.
原因是我自己比較喜歡投資實物,在香港無實物好得過物業,但作為一個普通打工仔,買一間小型住宅單位也不容易,更惶論買商鋪物業,甚至酒店作出租用途。但通過REIT,一般散戶便能夠間接投資這類物業,收取租金。
香港的REIT市場比較落後,在05年上市的領匯是首個在香港掛牌的REITs.
目前總數也不超過十個,而且這些基金所持有的物業大部分是二、三線的物業.
當中冠君產業信託(2778)所持有的朗豪坊已算是當中最有質素的資產之一。
事實上,一線物業確實比較難以REITs方式上市,若價格定得太高,便難以吸引到投資者,價格低又冇必要推出來益散戶,正所謂黃帝女唔憂嫁。
儘管如此,二、三線物業也不等於沒有投資價值,因為就算一般人買樓,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買半山或西九龍豪宅。很多二、三線商場或辦公室其實都有不錯的租金回報率,不少商場近年開始通過裝修產業增值,提高租金和出租率,領匯商場便是以這個方式成功增值。(當然,很多人會認為領匯是趕絕小租戶和傳統租戶,這個是題外話。)所以選擇REITs一定要看該信託所持物業和管理公司的質素。
(若堅持要投資一線商用物業,那只能繼續間接投資持有這類物業的公司的股票,例如新鴻基、鷹君和九倉等,但投資這類公司要考慮的因素多很多,不能只看地產市道和相關物業的租金收入。)
另一個令香港散戶對REITs沒有信心的原因是很多REITs上市時運用了財技,令大部分REIT上市頭幾年股價一直插水,令人意興闌珊,
我當初也是受害者之一,招股時抽了泓富(808)後股價一瀉而下,只不過貪其派息甚高,而且投資額不大,所以才在中途增持並持有至今,雖然股價於過去兩年大幅回升,但至今仍在招股價以下。
最近黃國英曾以陽光房地產(435)解釋這類REITs上市時的財技.
簡單來說,這類二、三線產業信託要吸引投資者,就要派高息,至少5至6厘息,但事實上租金回報沒有這麼高,於是出售物業的母公司承諾頭幾年補貼租金收入,例如保證頭3年派至少6厘息以上,若收入不足,便自己貼錢幫補,或者自己索性唔收息,這樣其他投資者便能派足息。
但這安排只會維持數年,很多精明的投資看通了,便不肯在頭幾年高位接貨,於是出現這些基金前幾年股價插水式下跌,但息率卻暴升的情況。
例如我自己也有買入的泓富和陽光房地產,都曾經派超過12厘息,但股價續跌,那時我一直不明白,有這麼好的回報,為什麼沒有人願意買,原來便是害怕母公司數年後停止補貼後,派息會大幅減少。
那麼現在REIT仍有投資價值嗎?
現在,這類財技已去到醜婦終須見家翁的地步,例如陽光房地產母公司在09/10年度已不會再補貼租金收入,並且由完全唔收息改為收40%,所以12厘息已成神話,在11/12年度母公司將會恢復100%收息,估計屆時散戶派息比率將進一步減少15-20%左右。現在水退後,投資者便能看到實際派息有多少,幸好,基於這幾年地產市道興旺,租金收入大增,該基金以現價計息率大約也有5.8厘,若這兩年能保持每年租金收入有10%以上增長,即使11/12年所有財技消失,現價計息率斷估仍能維持至少5厘以上,相比今時今日買樓收租頂多只有約2-3厘回報,其實已算不錯。
最重要的是,不須勞動你自己去管理物業和收租,曾經出租過單位的人,應該會明白當中的煩惱.
近兩年,不少投資者開始看到這類信託基金的投資價值,所以股價開始穩步上升,不少REITs例如上面提到的 2778, 808, 435等從金融海嘯計起已回升約2至3倍,回報比一般散戶喜愛的中資金融股更高.
即使在過去一年也有30-50%升幅,加上普遍有6厘以上息率,回報其實比投資香港住宅物業更高。而且價格升幅穩定,甚少大起大落。
在最近一年的多次股市回調中,我發現自己組合相對跌幅較輕微,原因便是REIT系股價硬淨所致。
然而,經過過去兩年的大幅追落後,很多REIT的估值現在已接近合理水平,除非租金收入瘋狂攀升,否則來年再大升的動力應已減退,難再錄得去年的升幅,但大跌的誘因也不多,應繼續保持其高防守性的特點。
最後,這篇我想總結的是,經過頭幾年的折騰後,在港上市的REIT已成為一種回報穩定的投資工具,適合中長期要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我自己會逐步加大在這方面的投資,也相信若有更多優質物業上市的話,它們可能會成為我退休後的主要投資之一。
當然,和住宅樓市一樣,這類REITs一樣受地產市道的影響,市道差的時候,物業估值和租金收入也會相應減少。投資者將承擔一定的風險,包括股價大幅下跌或者派息額大幅減少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