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想投資股票,但是沒法決定要買什麼股票。不能決定,是因為他沒有可以依循的標準。如果他心裡有了標準,事情就簡單得多了。
只要符合標準的就買,不符合標準的股票就不買。所以,制訂一個標準,是投資者當務之急。
勿以業餘態度對待
在制訂標準之前,首先,讓我們弄清楚:我們投資股票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相信每一個人都會說:志在賺錢囉!是的,沒有錯,志在賺錢。但是,要賺怎樣的錢?
有人進入股市,胸無大志,但求賺點零用錢;有的甚至只想賺個豐富的午餐就心滿意足;也有雄心較大的,想賺兒女的教育費。
這種想法,無所謂對或不對,只是目標不大,就不夠認真;不夠認真就難以深入,不夠深入則難以升堂入室。廁身投市十數年,仍是門外漢,這種投資者數不勝數,鮮有成就者。
要升堂入室,就不能以玩票的態度對待你的投資。
對大部分上班族來說,職業還是他的“正業”,股票投資只是“業餘”的事。作為一個職場過來人,我認為在時間上視股票投資為“業餘事”,並沒有錯,錯在以“業餘”的態度對待股票投資。視為“業餘”,則自然而然的不像對“正業”那麼認真。既屬“業餘”,則難免產生可有可無的錯覺。有了這種錯覺,就不會以嚴肅的態度對待投資。不認真,不以嚴肅態度去從事某事某業,鮮有能成功者。
這是嚴肅投資者首先要糾正的弱點。
既然我們不能放棄職業,成為專職投資者,那麼,視投資為“業餘”是對的。但在態度上、心態上必須糾正。以業餘的時間去從事投資,是可以的,但不能以業餘的心態去對待投資。
孔子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我們不妨“職有餘力,則以學股”。
時間用在別的事上
有些人以沒有時間為藉口,不下功夫學投資。實際上,這是時間分配的問題,並非“沒有時間”,而是把時間用在別的事上了。把時間用在別的事上,是你認為別的事比投資更重要。這是你的選擇,無所謂對或錯。但是,既然不把時間交給“投資”,就最好不要期望“投資”把財富交給你。吝嗇你的時間于投資,卻希望“投資”給予你豐厚的回報,是不合理的期望。
累積財富態度進股市
投資者一開始就必須抱著累積財富的態度進入股市。你的最終目的,是要累積一批股票,使你在退休後,有固定的股息收入,這個股息收入,足以代替你退休後的薪金收入,如此一來,你達到了財務自主的境地。
形式上,你是退休了,但收入上,並沒“退”,也沒有“休”。你不必因為沒有薪金收入而降低你的生活素質。相反的,你的生活素質應該更高,因為退休後,開支減少了,但收入沒有減少,在金錢上,你可以更“爽手”,到了“從心所欲,不逾距(限制開支)”的地步,不亦快哉?
所以,不要持有在股市賺一頓飯的態度,去對待投資。要以退休後財務自在為投資鵠的。這個“鵠的”,就好像馬拉松的終點,在整個長跑中,道路或有不平,天氣或許酷熱,但你不忘“鵠的”,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選擇正確的股票
不要被道路兩旁的雜音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只忘我地,全力以赴地向前跑,不達目的誓不甘休,最後一定能沖線,到達“鵠的”。
但是,要達到財務自主的“鵠的”,不是單靠耐力就可以做到的,還要加上其他的條件,而選擇正確的股票,就是重要條件之一。如果選錯股票,不但不能累積財富,而且財富會如熾熱鐵板上的冰塊,迅速融化。
要避免選錯股票,就要在買進之前,問自己:“十年以後,這家公司會變成怎樣?”
如果你有信心,這家公司在十年之後,會比現在更好,賺得更多,那麼,股票的價值會更高,那就大膽買進吧。如果你不能肯定,十年之後這家公司會比現在更好,就千萬不要買進。
如果你不理會這家公司將來會怎樣,只因為有人告訴你這檔股票會起就買進,那麼,你是在投機。投機接近賭博,沒有人靠賭博發達,因為十賭九輸,我對“十賭九輸”從不置疑。
既然一買進就準備長期持有,則買進之前,當然挖盡了有關企業的資料,對有關企業的前途信心十足,才敢投入鉅資。
買進有信心股票
十年河東變河西,世事多變,企業易變,與企業同行十年,已足夠論成敗。
既然準備與企業廝守十年,則只能買你有充分信心的股票,否則,易於半途而廢。
在你買進的時候,你問自己:“假如此股狂跌,我敢加碼買進更多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肯定”的話,就不要買,因為這表示你對有關企業瞭解不夠;因為不了解,就沒有信心,沒有信心則不敢在股價大跌後買進更多;不敢在低價買進更多,就無法拉低成本;無法拉低成本,就表示你手頭所持有的,永遠是 “貴貨”,“貴貨”表示本大利小。做“本大利小”的生意,是謂“不智”,“不智”是致富之大忌。
要致富,宜本小利大;要本小利大,就要有低價買進更多的膽識;膽識來自認識,認識來自功課。功課在業餘為之,時間是“業餘”,但心態不可“業餘”。
股價大跌是機會
所以,要破除買進還是不買進的疑惑,就是在買進時自問:“若此股股價大跌,我敢加碼嗎?”如果不敢就別買。
對於嚴肅的投資者來說,股價大跌不是危機,而是機會,是以低價買進好股的良機,是做“本小利大”生意的最佳時機。就好像此次的次貸金融海嘯,是最好的買進機會一樣。
我們根本不知道明天的股市會如何。買進股票之後,股價大跌,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如果在大跌之後,買進更多,平均價就會更低。
為什麼不敢加碼?
所以,在買進時,請自問:“若此股大跌,我敢加碼嗎?”如果答案是:“不知道”,或是“不敢”的話,就不要買。惟有信心十足地說:“是的,我會買進更多。”,才放膽買進。
當然,你放膽買進的,還必須是價值被低估而又有前途的股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